
第二版:综合

2018年03月08日
百年“海上长城”今成旅游名片
本文字数:434
(上接第1版)荷兰风车、水山岛、天象科普石等景观掩映在花丛中。
“遗址公园是以挡浪墙为内核,形成海浪、滩涂、渔业等多元布局。”许兴忠说,公园总占地面积49万平方米,一期景观面积12万平方米,水体面积8万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我们希望市民在参观挡浪墙遗址,了解张謇实业救国的历史,传承垦牧文化的同时,能在碧水蓝天间享受一份惬意。”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辉煌或许不再,但值得永远铭记——
挡浪墙又被称为“张公水堰”。建成后,堤岸抵御风潮冲击的能力大大增强,有力地确保了蒿枝港口围垦的成功。堤内大片土地经过“蓄淡排卤,种青疏土”等一系列的土壤改良措施,终于成为适宜耕种的良田。这一带也成为全国著名的棉花优质高产地区。
张謇作为江海平原近代大规模围垦开发的先驱,蒿枝港外桑海变桑田的丰功伟绩令后人难忘,更可贵的是为现代的围海造田事业提供了可取的经验。至今依然屹立在秦潭海滨的张公挡浪大墙,也是人们用科学态度和大自然抗争的一个成功典范。近百年来长江口海岸线之所以比较稳定地向外延伸,挡浪墙功不可没。
◎ 《启东日报》启东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 苏ICP备060273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