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2年03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06版:天下
2012年03月19日

专家点评

利比亚“碎片化”西方惹了一身腥

本文字数:1130

利比亚拜尼沃利德市街头的一辆已经损坏的坦克,战乱的痕迹依然还未清除。

针对目前利比亚的乱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郭宪纲研究员指出,从利比亚的实际国情出发,利比亚民众并不需要一个卡扎菲式的军事强人。

战争有双重“示范效应”

郭宪纲指出,卡扎菲统治时期,国内实行家族式的独裁统治,独吞巨大的石油利益;对外实施恐怖政策,四处树敌,导致利比亚遭到国际孤立。而现在的利比亚,虽说仍存在不少问题,但各方面则相对自由,也较公平。

目前,中东地区还有不少的“军事强人”政权,如叙利亚的阿萨德政权。郭宪纲研究员称,利比亚战争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利反对派赢得胜利,给叙利亚反对派很大鼓舞,叙反对力量已经坚持了足足1年,这是正面效应。

当然,西方主导的利比亚战争,也有负面效应,“强人政权”不管对西方国家做出何种姿态,西方国家都会把这些政权“置于死地”,这也就是阿萨德政权至今仍不妥协的原因。

“奥巴马主义”濒临破产

利比亚战争一结束,西方媒体就鼓吹正在形成的“奥巴马主义”:一种把高科技、低预算以及精明利用政治干预行动结合起来的新型理论;一种把美国影响力最大化、把囊中羞涩的政府支出成本最小化的理论,形成了一个军事干涉、武力改变政权的“利比亚模式”。如今,西方似乎正将该模式用到叙利亚身上。

郭宪纲认为,不管从任何方面来说,武力改变他国政权的“奥巴马主义”不可取,如果仅从军事效果看,该战略确实达到了预期的战术效果,但作为以总统名字命名的国家大战略,从战略角度讲处于“破产边缘”。因为利比亚战争之后,西方唯一的收获,就是杀死了一个卡扎菲,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任何收获。

出现西方不愿看到的局面

郭宪纲指出,从战争结束1年的情况看,西方并没得到什么具体好处。作为“带头大哥”的法国,萨科齐本来想通过战争提升民意,但现在看来对他没有一点帮助,反倒出现了两种西方不愿看到的后果:

一是卡扎菲政权倒台后,长期被打压的宗教力量被释放出来,宗教势力政治上迅速上升,就连宪法制定都要依据伊斯兰经典,这样的情况同样出现在周边国家,这一点,是西方国家最不愿意看到的;二是在利比亚新的政权确定之前,利比亚始终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地方实力派拥兵自重,整个国家出现“碎片化”趋势,处于分裂的边缘。更严重的是,影响已经越出利比亚,向西部非洲蔓延。西方本来想从战争中大捞一笔,没想到什么也没得到,反而惹了一身腥。西方试图对利比亚进行“西式民主”改造的试验,再次结下恶果。

对于卡扎菲的评价,郭宪纲研究员认为,利比亚人民不需要一个卡扎菲式的军事强人。利比亚是一个由部族组成的国家,在这种“马赛克”形式的国家里,最高领袖所做的是让部族和平相处,而不是实施高压政策,让各部族互斗,自己从中渔利。卡扎菲无疑偏离这条道路太远,才在国际上遭到了孤立。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