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五版:专版
2017年11月10日

根植慈善沃土 耕耘大爱启东

——启东市慈善基金会十年发展综述

   本文字数:4315

 

2007年10月30日,启东市慈善基金会成立,掀开了启东现代慈善历史上崭新的一页。十年来,市慈善基金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的热情参与以及各理事单位、理事的辛勤耕耘下,坚持“依靠社会办慈善、办好慈善为社会”的方针,积极筹募资金,规范运作流程,创新工作方法,打造服务品牌,摸索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的启东慈善事业发展新路。

 

架设慈善事业的“彩虹桥”

慈善资金是慈善救助工作得以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启东慈善基金会自成立以来一直将募捐工作作为第一要务抓紧抓好,不断探索善款的募集方式和增值渠道,坚持行之有效的协议认捐、定向捐赠、一日捐、冠名基金等资金募集形式,确保稳定的资金来源,形成多元化的资金募集渠道。到2017年5月底,共募集基金2.1亿元,为启东慈善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切实抓好协议认捐,稳定慈善资金来源。市慈善基金会成立之初,采取“一次认捐,按息捐赠”的方式,与全市100多家企业签订了慈善认捐协议,其中南通二建集团认捐2000万,林洋公司认捐1500万,江苏博圣集团等14家企业各认捐800万,江苏骅东集团等8家企业各认捐500万。企业家的捐款为我市慈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次认捐,按息捐赠”是基金会筹措慈善资金的主渠道,每年收缴协议认捐额的5%是基金会筹措资金的主要方式。因此,基金会把协议认捐履约率的推进作为募捐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不间断加强与认捐企业的沟通联系,建立长效机制,使慈善资金能有长期的稳定的来源渠道。

不断完善定向捐赠,为社会公益事业募集更多资金。基金会与镇、村联系,动员企业家为新农村建设、道路建设、改水工程等捐资奉献,促进企业与慈善事业的良性互动。基金会为捐赠者做好服务工作,确保专款专用。由于慈善捐赠可以依法享受税收优惠,定向捐赠者不断增多,数额也不断增加。同时,在实践中也不断完善定向募捐机制,为社会各界献爱心、做善事充分发挥平台和桥梁作用,从而为社会公益事业募集了更多的资金。十年来,定向捐赠到账金额为2913.68万元。

进一步搞好一日捐活动,可以拓宽慈善参与面。慈善一日捐活动是一个适合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的献爱心活动,它既是一次思想道德教育,又是筹集善款、扩大资金盘子的有效途径。十年来,基金会接收全市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学校师生、各类企业的一日捐活动捐款共计3485.99万元(其中返还镇乡、街道 2037.77万元)。

积极探索冠名基金,逐步创新捐赠方式。基金会围绕特定的救助项目开展募捐,将每年实施的助学、助孤、助医等项目积极向企业家宣传,以救助项目吸引更多的企业冠名捐赠。“佳琪助学金”“新悦爱心助学基金”“顺林奖教助学基金”“久正人体工学助学基金”“亚琴助学基金”正在健康运行。“沪启公益爱心助学基金”等冠名基金正在筹备中。十年共计接收291.85万元。

大力倡导“平民慈善”,发展结对救助模式。随着基金会的知晓率、影响力不断提高,一些有意愿资助贫困生、孤儿的市民专程前来咨询。基金会热忱服务,帮助其选择理想的资助对象,结成长期的结对帮扶关系,效果很好。此外,我市还涌现出企业开业不大操大办、节省费用捐资慈善的新风尚和网民自发开展的“互联网+”慈善捐助活动。这样多方救助的形式,为弱势群体更多地减轻了困难,也更好地体现了平民慈善的真谛。

与此同时,根据启东市政府的要求,基金会将村(居)慈善工作站建设列入近两年慈善工作的重点。截至2017年7月底,全市208个村(居)基本建成慈善工作站,募集慈善资金972.7万元,增强了我市慈善事业的实力和活力。此外,基金会遵循“安全、可靠、有效”的原则,将积存的慈善资金用以保值增值,十年来利息收入2626.67万元。

细细整理市慈善基金会10年来的爱心账单,太多的爱和感动浸润其间。笔短情长,我们无法一一罗列所有爱心单位、所有的好心人士,但是,我们不会忘记,受助对象不会忘记,整个社会不会忘记!正是你们用爱的涓涓细流,架起了一座爱心照耀的“彩虹桥”,汇成启东市慈善基金会十年的爱如潮涌,甘甜了千千万万特殊困难群众的心。

播洒慈善爱心的“金种子”

慈善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一个地区公众的参与程度决定了慈善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基金会成立至今,始终注重做好慈善宣传工作,以传播慈善文化,凝聚社会爱心为目标,不断拓展宣传渠道,努力推动慈善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基层,在全社会初步形成人人知善、向善、行善的良好氛围。

依托媒体扩大宣传。充分利用好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舆论宣传阵地,加强对爱心企业和个人慈善事迹的宣传。除加强日常慈善募捐、慈善救助、慈善典型、慈善文化等活动的新闻报道外,还在《启东日报》专门开辟了每月一期的慈善专版。在启东电视台《民生热线》《东疆闲话》《社会关注》栏目加强对慈善救助典型的报道。利用启东慈善网等各类网络载体,展示慈善事业,传播慈善理念。

依托活动强化宣传。基金会通过举办《江苏省慈善事业促进条例》报告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专题讲座,开展《慈善法》知识有奖竞赛活动,组织慈善文艺演出,召开慈善表彰大会、企业家慈善座谈会等活动,尤其是在每年的慈善周、一日捐活动中策划开展特色鲜明的系列活动,宣传慈善文化,营造了扶贫济困、奉献社会的良好风尚。

依托项目重点宣传。基金会在大型捐赠和实施救助活动时,均邀请媒体到场,对捐赠典型、救助项目进行重点宣传,充分运用媒体的号召力,提高宣传效果,扩大慈善工作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如“励志·感恩教育会”暨爱心助学款发放仪式、资助贫困新生的助学金发放仪式、对重点对象的救助活动、婚宴捐赠仪式、开业捐赠仪式等,新闻媒体都给予了大力宣传,效果很好。

依托刊物视频广泛宣传。基金会的每次救助、每次捐赠都是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次次深刻的教育。基金会定期组织编写了《慈善档案》《慈善大事记》,编印了《群星璀璨》《建筑铁军的爱心》《东疆大爱》画册,录制了《慈善的足迹》电视专题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社会展示慈善工作成果。同时,基金会每月编发工作简报,将所做的工作以及经费的投入使用等情况告知捐赠企业和理事会成员。

启东,是一座爱心涌动的城市,是一座具有慈善精神的城市,是一座活力无限的城市。

擦亮慈善救助的“金招牌”

市慈善基金会始终坚持“政府最关心、百姓最需要”的救助理念,紧紧围绕政府在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实施了助学、助医、助残、助困、助老5大类救助项目,做好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帮困救助工作。同时,不断完善救助方式,坚持救急与救穷并重,建立完善资助反馈和跟踪回访制度,推动救助工作规范化,有效提升救助效果,最大限度发挥善款作用。

助学。“爱心助学”是慈善救助的一项重要内容,基金会持续对全市大中小学困难学生给予救助。一是资助全市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贫困生。小学生每年每人600元,初中生每年每人1000元,高中生每年每人1500~2000元。对孤儿每年每人资助2500元。二是资助贫困大学生,每年每人4000~5000元。十年来,共计发放助学金1751.35万元,11160多人次受助。2009年,“爱心助学”项目获“中华慈善突出贡献项目奖”。

助医。助医是基金会经常性实施的一个救助项目,重点对三种患病者给予救助。一是对我市贫困家庭儿童重大疾病实施慈善救助。二是对重大器官移植者给予大额救助。三是对低保户、低保边缘户患大病者给予临时救助。此外,还向市中医院、市二院各捐赠10台血透机,以满足血透病员的需求;参与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十年来,基金会共支出救助资金1827.77万元,8700人次受助。

助残。尽可能帮助我市残疾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感恩的心理,是慈善基金会长期探讨实施的一个项目。其中,资助0-5周岁先天性听障儿童安装人工耳蜗的“启聪工程”已成为基金会的一个品牌救助项目。十年来,基金会开展了资助贫困残疾儿童、“爱心助行”、免费安装助听器、资助特教学校等一系列助残活动,支出救助资金137万余元,117人次受益。

助困。基金会每年配资100万元用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慈善情暖启东”春节慰问活动,慰问对象为家庭成员患重特大疾病的低保户或低收入家庭,同时,还另拨资金购买物资发送到有关困难家庭。今年,出资50万元,为全市所有城乡低保户、散居五保户购买了人身意外、财产意外的商业保险,受益户达9000多户,受益人达13000多人。

助老。配合政府推进和完善覆盖全市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携手养老”项目,为我市低保、重残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目前,每年每人资助120元。新增实施“关爱失能老人、共享生命尊严”项目,为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购置护理型床位,以充分发挥慈善组织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的补充作用。

救灾。对突遭天灾人祸的家庭实施人道主义救助。2008年接收社会各界汶川赈灾捐资1842.31万元,2010年接收社会各界玉树赈灾捐资158.72万元,2016年接收社会各界盐城赈灾捐资39.33万元。这些捐款均全额汇至灾区,支援灾后重建。2016年5月,海四达仓库发生爆炸事故,慈善基金会及时救助50万元,设立海四达爆炸事故救助基金,专项救助事故死伤员工及家庭。

十年中,基金会开展了助学、助医、助残、助困、助老、救灾等社会救助工作,共实施了10多个救助项目,共计支出1.28亿元。成功打造了“爱心助学”“启聪工程”等具有广泛影响的品牌救助项目,救助力度大,受助人数多,实施效果好。

打造人人慈善的“新沃土”

市慈善基金会自成立以来,以公正、透明、规范为原则,全方位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公信力。

一是以省民政厅开展的社会组织评估工作为契机,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做到规范化、制度化、透明化,并逐步走上科学管理的道路。

二是坚持透明、公开,利用多种渠道及时公布慈善信息,及时更新慈善基金会网站内容,将基金会的内部建设、资金管理等相关信息在网站发布,推动慈善工作向信息化、专业化发展。

三是坚持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坚持善款使用的跟踪、反馈机制和公示制度,切实把好资金申报、审批、支付关口。2015年起,基金会发放救助款的形式由现金支取调整为打卡发放,确保资金流向有据可查。

四是坚持公平、公正,慈善捐款坚持自愿,救助支出坚持条件,各项数据坚持公开,随时向社会公布捐赠和救助情况,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五是进一步提高慈善工作者自身素质,加强调查研究,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慈善业务学习,坚持常规集体学习,积极参加省慈善总会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慈善工作能力。

经过多年的努力,慈善基金会的运作已渐入正轨,慈善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慈善的保障职能有效发挥。慈善工作如一盏明灯,逐步深入百姓心中,慈善事业已在启东这片土地上开花结果。2009年7月,启东市慈善基金会“爱心助学”项目在中华慈善表彰大会上获中华慈善突出贡献项目奖。2014年8月,在第三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发布典礼上,启东获评“六星级慈善城市”,跻身全国慈善城市百强榜。2014年,在江苏省民政厅开展的社会组织评估工作中,启东市慈善基金会获评5A级基金会,为全省2014年度唯一一家获评5A级的县级市慈善基金会。2016年,启东荣登“中国城市公益慈善百强榜”,名列全国第52位、县级城市第13位。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