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鼓浪屿
恰逢鼓浪屿申遗成功,我在记忆中不断寻觅那些散落在厦门鼓浪屿的旧时光。尤记得他曾是这个岛上的客人,有一次竟游泳上岛,然后湿漉漉地去了心爱的廖小姐家。时常游走鼓浪屿的我,想起了那个清纯的他——林语堂,那么贫穷又那么富足。而我生于斯长于斯,从小漫步在如花美眷的“海上花园”,乃人生幸事。
鼓浪屿的历史烟云
在许多游客心目中,厦门的魅力归功于鼓浪屿,她位于厦门的西南,海域“鹭江”将厦门市区与鼓浪屿岛分割开来。宋朝以前,鼓浪屿名为“圆沙洲”。明代,渔民发现岛的西南隅有块巨大的礁石,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因而得名“鼓浪屿”,著名诗人舒婷亦有“失语的石头”之称。鸦片战争前的鼓浪屿,只是闽南一处著名的采石场,甚至还以乱坟岗著称。
不过100多年的光阴,鼓浪屿完成了从采石场、乱坟岗到别墅林立的公共租界,再到著名风景区的完美蜕变。历史波谲云诡,她曾是明代郑成功屯兵操练、对抗清兵的军事据点,曾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首批开辟的口岸之一,还曾是甲午战争后清廷为请列强“兼护厦门”设立的公共地界……鼓浪屿也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的见证者,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足球队、幼儿园都在此创立,近代的弘一法师、马约翰、林巧稚、卢戆章等知名人物都曾与鼓浪屿结下不解之缘。20世纪初,各国教士、领事争相买地建房,陶立克式、科林斯式和爱奥尼克式豪宅异彩纷呈。抗战前夕,归国华侨又在此大兴土木,传统飞檐翘角的四落大厝及“穿西装戴斗笠”的中西合璧华屋争奇斗妍,公馆医院学校洋行教堂各展其姿,号称“万国建筑博物馆”。经历一个甲子的轮回,曾经有过惊世骇俗之美的老别墅,已经成为不可复制的限量版油画,隔着尘世的面纱让人动容……
我与老别墅的邂逅
夏日午后,3点的寂寥时光,走过鼓浪屿的小巷阡陌,听见鼓浪屿老院子里的蝉鸣,在深巷里,听见一个老人咿呀咿呀地说话谈笑,苍老的声音里沉淀的岁月弥漫开来。
人生充满了宿命的味道。外婆1925年含玉出生在鼓浪屿黄容远堂的黄仲训家中,有着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民国时期,她被许配给了读书人,也就是我的外公。婚后,她一直过着并不富裕、但勤劳简朴的日子,从此生活在小岛的对岸。小时候,我常和亲戚游走鼓浪屿的小巷,在那些或宽或窄的巷子深处,看着老人品茶下棋。那些沧桑的老榕,它们是巷子里老人的信物,爬满了时光斑驳的痕迹,他们都是一些不甘寂寞的老者。
鼓浪屿与生俱来是让人行走的。逼仄而幽长的小巷是供人迈动双腿、放松心态、优哉行走的,不论是观花赏绿、抑或是旅游漫步,都不需精神高度紧张,不需随时躲避擦肩而过和横穿呼啸的车辆,只有三三两两结伴前行的板车和电瓶车,舒缓脚步伴随着小路的东拐西绕,双眸可以东瞧西瞟,看花开花落,看撑花布伞的姑娘走过。耳朵可以聆听,听鸟的合唱,听若隐若现的钢琴乐飘过。脚步可以悠闲随意,可以走进一个收藏古瓷器的家庭展馆,也可以走进晓风书店的墨香里,有怦然心动的感觉,像那些拐角处的围墙上所开放的,或是一串炮仗花的火红,或是数朵紫荆花的粉红,或是一蓬梅花的雪白。
舒婷的家,属于丈夫的家传祖业,一座上世纪30年代建造的红楼。据说这栋建筑曾标志在鼓浪屿旅游地图上,给她的生活带来许多干扰,后来地址从地图上消失,鲜有人知晓。龙头巷向左一转,入中华路,一排明清古宅旁有个深巷,巷子的尽头有一扇门,小院子里全是花草,让人心甘情愿迷失。
在这花草掩映的古建筑中,世界著名钢琴家殷承宗的《黄河协奏曲》从哪个庭院飘来的?中国朦胧诗代表人物之一的舒婷,那么多优美的爱情诗在哪一个书房里写就的?而那个终身不嫁却被称为“中国医学圣母”的妇产科专家林巧稚,又在哪一个窗下萌发了一生把婴儿的啼哭当做最美妙的音乐的理想?太多的名人,似乎每走到一个拐角,就会不小心与某一个名人撞个满怀。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