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5年01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十七版:点赞启东
2015年01月15日

启东,拥抱大港时代

本文字数:3542

2014年8月10日,对启东经济社会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

这一天,东疆大地上第一次拥有了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启东进一步接轨世界。

多少年的期盼,多少代的梦想,就像冲出闸门的洪涛与浩瀚大江一起,滚滚东流,激情拥抱世界经济发展的汪洋大海!

从此,启东踏上了经济腾飞的风火轮,真正迈向了大港新时代……

 

寻梦:十年磨剑终不悔

曾有人说,启东是幸福的,因为启东三水交汇、拥江揽海,崇启大桥、吕四大港……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区位优势,203公里江海“黄金岸线”更是独一无二。长久以来,启东人一直有一个梦想:建大港,迎大轮,发展港口经济,实现以港兴市。

这个梦想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上世纪五十年代,江苏省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吕四港的开发建设,建立了吕四港建港委员会。上世纪八十年代,南通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吕四港开发办公室。

上世纪90年代初,“吕泗”号渔船装载着近百吨安康鱼首次“出访”日本,拉开了吕四港二类口岸开放的序幕。随后的几年间,南通海关、南通国检、南通海事等部门,分别在启东设立了办事处,配备了口岸联检人员。

“二类口岸的开通对吕四港建设意义非凡,意味着从此国内船舶可通过吕四港直接出入国境。”谈起吕四港开发建设进程,时任市发改委总工程师的李洪斌用“声势浩大”作了形容。

从1988年开始到2008年的20年中,吕四港经历了三次开发热潮:第一次是1988年至1991年,重点开展建港条件的研究;第二次是1992年至1996年,重点开展临港工业项目的研究;第三次是2001年至目前,重点实施临港项目的建设和研究。

随着中远船务、联合重工等一大批重特大项目纷纷抢滩启东,企业的原材料和货物进出口需求十分迫切,问题也随之而来:外轮等交通工具无法停泊在启东口岸,启东走向世界的“跳板”被阻断。能否顺利获得口岸开放的批准,直接关系到我市经济能否转型升级及更好更快地发展。

“启东一定要有独立开放的一类口岸,这是启东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唯一一张‘国际通行证’!”然而地处苏中的一个县级市,要独立申报国家级一类开放口岸,无异于异想天开。但启东决策层偏偏不愿“听天由命”。从2009年年初,启东人开始了“两条腿”走路,走上了难度大、要求高、程序复杂的一类开放口岸申报审批之路。

历任领导带领相关人员积极向上汇报、沟通、争取。所有在外启东人也一直牵挂着一类开放口岸,他们奔走呼唤,加油鼓劲,不遗余力。终于,不懈的努力得到了热情的回应,2009年5月11日,交通部正式批复吕四港为国家一类临时开放口岸,国际国内各类船舶都能在吕四港停靠。

积极申报的同时,我市全面实施沿江沿海港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努力打造江苏出江入海的重要通道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上的产业枢纽港。一批万吨级码头已经建成,为口岸一类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我市已建成万吨级码头16座,已实行临时开放码头10座。到“十二五”期末,建成码头35座,其中,5至10万吨级码头15座,年吞吐能力达到亿吨大港。一批重特大项目建成投产,为口岸一类开放提供了产业支撑。随着沿江沿海开发的不断深入和功能配套的不断完善,外商投资和发达地区产业加速集聚启东两大港区,一批临江临海型、龙头型、规模型、科技型项目竞相涌入。

 

逐梦:几番坎坷不言弃

启东港申报口岸开放成功的背后,是一波三折的艰辛。为了让百年梦圆,淳朴而勤劳的启东人民,一次又一次审视现实、抢抓机遇,一次又一次大胆探索、高点定位,一次又一次积蓄力量、奋力冲刺。

由于口岸开放申报程序非常复杂,涉及国家、省市级口岸管理部门及军方等数十个部门。要列入“国家五年口岸发展规划”必须征得国家13个部委同意,开放水域的界定需征得军方等多部门认可。

“两次编报五年口岸发展规划,两次申报界定开放水域,三次申报对外开放。”据市口岸办工作人员介绍,我市从2004年编报“十一五”口岸发展规划,到2009年二次报送界定开放水域的请示,到2012年第三次向省政府提交申报启东港口岸对外开放的请示,申报过程横跨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两个口岸规划。

2009年,吕四港区临时开放口岸获批,一类口岸开放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在随后的每一年,我市都把一类口岸开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启东追逐一类口岸开放的步伐愈加清晰。

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政策,让启东港连续获批11轮临时开放,中间环节复杂多变。往往这一轮批文刚到,就要启动下一轮临时开放的申报。为了圆梦,我市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常年奔波于启东、北京两地。

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奔波申述,启东人的真诚与执着,一次又一次地感动了上至中央首长下至行业主管部门。2012年11月召开的珠海会议上,启东港列入省政府“十二五”一类口岸开放计划。

2012年至2013年为一类口岸审理阶段,我市相关部门共跑了18个部门21个单位。南通市政府及相关联检部门、江苏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和军方各单位,均以最快的速度作出了批复。

努力没有白费,如今终于梦圆。2014年6月下旬,在完成国务院各部门协同审理后,国家口岸办将启东港一类口岸对外开放审批件正式呈报国务院。

启东,凭借着在开放开发过程中磨炼起来的坚韧不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和毅力,终于“拼”来了这一令人壮歌豪饮的痛快时刻。

 

圆梦:大江东流拓征程

当总投资250亿元的江苏大唐吕四港电厂落户启东吕四港时,那儿还只是一片落没的小渔村。2010年3月14日,大唐吕四港电厂1号机组一次通过168小时试运,顺利投产发电。当年夏天,大唐吕四港电厂四套机组相继投产之后,荒滩成厂房,渔村变新城,吕四港的璀璨灯光照亮夜空,形成了江苏沿海开发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比海边夜景更耀眼的是,多年来启东沿江沿海经济迅猛起跑的壮阔图景。2003年6月25日,江苏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实施新一轮沿江开发的战略决策,吹响了新一轮沿江开发的进军号角。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这一黄金机遇,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在长江之滨打响了一场气势磅礴的沿江开发大会战。

2005年,我市进一步加快吕四港开发规划编制,专门建立了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国内外高资质规划编制单位和一流专家,统筹制订市域重点发展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注重发挥沿江沿海资源优势,科学确定沿江沿海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促进各类要素资源加快向沿江沿海集中。

有海无港,一直是我市沿海开发的一个“软肋”。随着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启东沿海开发得以高起点、大手笔破题。一类口岸开放也成为我市贯彻省委省政府沿海开发战略、争当江苏沿海开发排头兵的关键举措。

大江东流,惊涛拍岸。

一类口岸开放的正式获批,让启东拥有了一把打开世界大门的“金钥匙”,从此,启东真正意义上走向了世界,与国际市场实现了无缝隙对接。口岸也是一条流淌不息的“金水河”,从此,世界范围内最优质的生产要素和各种资源可能会在一眨眼间注入启东;口岸还是一座开采不尽的“金矿”,从此,启东的持久腾飞又增添了无比强劲的动力。站在国家一类口岸正式开放的新起点,善于梦想的启东人又一次展开翅膀:在更高起点、更大规模、更宽领域上谋划和推进新一轮沿海开发,为南通争当苏中新一轮发展“领头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随着一类口岸的开放,今天的启东人已经不再满足于眼前,而是从世界资源配置、市场分工的角度来谋篇布局。启东可以直接与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零距离的“亲密接触”,从而打通启东与世界直接交往的通道,进一步拓展启东产业融合、要素流动、资源集聚的空间,来自国内国际的生产要素也可直接快速地向启东集聚,使启东能以更便捷的渠道、更高效的速度联通五洲、走向世界,成为吸引各类生产要素的强磁场。

蓝图已经绘就,能量正在积蓄。崇启大桥的通车,启东全方位融入了上海一小时都市圈,同城效应日益明显,接轨上海步伐不断加快;国家一类口岸的开放,启东一脚踏进跳跃发展的“大港时代”,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融入了世界!

好风凭借力。相信有了一类开放口岸的助力,启东的持久腾飞一定会更强劲,更高远……

 

吕四港综合海运码头

大吨位货轮靠泊吕四港

2014年8月1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启东港口岸对外开放。这意味着启东港作为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从梦想走进现实,启东昂首阔步迈入“大港时代”。

我市一类口岸由沿海吕四港区和沿江启海港区两部分组成,拥有较丰富的深水岸线及港口资源,区位优势明显,建港条件优良。港区与336省道、宁启高速公路、宁启铁路及崇启大桥等相连成网,是承接江海联运和水陆联运的重要枢纽,具备良好的货物集疏运条件。

国务院还批复同意启东港口岸设立正团级边防检查机构和正处级海事、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

随着启东港一类口岸的开放,启东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进入“大港时代”。通江达海的优良深水港口、科学超前的发展规划、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令启东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必将助推启东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走向蓝色文明,登上世界舞台。这对于促进江苏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提升苏中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进入“大港时代”的启东,必将在神奇的长江入海口再创令世人震惊的新奇迹。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