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华人的故乡情
——访陶桂林四子陶锦硕先生
本文字数:1742本报通讯员 陆欣
美籍华人陶锦硕先生是美国一家著名化学公司的远东总经理,他的父亲就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大师陶桂林。12月5日,陶锦硕专程回到故乡吕四港镇,看望以他父亲名字命名的启东市桂林小学的师生们。下午1时,他专门安排时间接受了笔者的采访。
话题自然从陶桂林开始。说起自己的父亲,陶锦硕先生充满了敬重。陶锦硕回忆说,父亲是一个十分严峻的人,对子女要求极为严格。小时候,七八个兄弟姊妹最害怕父亲训话。每当父亲训话时,大家就惴惴不安地立在客厅里。父亲训诫的内容都是教诲子女必须诚实为人,认真做事,做社会有用之人。“父亲承建的许多建筑,从来没有什么合同文本,都是和人牵手成约,因为父亲以自己的信誉践诺。特别是在重庆抗战的烽火岁月里,他勇担时艰,为国家顶债搞政府机构建筑。”所有这些,深深影响着陶锦硕的思想。
陶锦硕是陶桂林的四子,今年刚好80岁。他在上海、重庆度过了美好的少年时代,后去美国求学。因此,他对祖国和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1984年,他遵照父亲的嘱咐,第一次回到祖国。之后,几乎每年,他都要回到中国、回到家乡启东走走看看,或祭奠先祖或洽谈经贸,先后引进美国黑煤砂导管技术、速冻设备技术等,为国家和家乡经济社会建设献计献策。上海国际饭店、吕四桂林小学,是他每次回国的必到之地。
说起自己的名字,陶锦硕先生爽朗地笑了。他说,自己原来不叫陶锦硕,而叫陶锦石,名字更改还有一段小故事。小时候,虽身体比较羸弱,但却十分顽皮。9岁那年,在重庆“觉园”摆五金铺的远房伯伯看到这个淘气的孩童就说:“你这孩子名字不该叫陶锦石,现在如此淘气真快成一块顽石了,我看不如改成陶锦硕,这样就不会顽皮成顽石了,能够成为你父亲期望的有用人才。”于是,陶锦硕就回家说给母亲听。就这样,大名就改成了陶锦硕。
后来,陶锦硕随父亲来到美国,上了一所知名的教会学校。正是这所半工半读的学校,锻炼和改变了陶锦硕。在学校,陶锦硕没有一点富家子弟的纨绔气,什么事情都自己干。无论上马路挖坑劳作,还是参加社区公益活动,陶锦硕都积极投入,并且表现突出。很快,他就融入了学校,受到同学们的尊重。陶锦硕的学业十分优秀,第二年就担任了班长,还成为一个出众的足球、篮球双料运动员,获得学校颁发的银杯奖。这个银杯奖,异常难能可贵,全校每年只颁发给一名最杰出的学生。而且,这是一个终身特别奖,即使学生毕业之后,学校还依然给予褒奖。因此,直到现在,他还每年都能收到校长的签名贺卡,还年年受邀回母校出席相关庆典活动。
陶锦硕说,高中毕业后,他很想报考土木工程专业,将来继续父亲的事业。但陶桂林认为儿子自小体质差,学了这个专业后要经常跑工地,和重体力打交道,于是指定儿子学化学。父命难违,但陶锦硕自己又不甘心,于是就来了个折中变通,选择了化学工程专业。这样既遵照了父亲学“化学”的要求,也满足了自己学“工程”的愿望。说到这里,老人满脸都是得意,一副老顽童的神态。
在化学工程王国里,陶锦硕干得十分优秀。他仅用3年时间,就从一个普通职员成为工程师,最后成为一家全美著名化工企业的远东总经理。作为一个华人,能够在拥有万余名员工的全球著名企业中做得如此优秀,这也是绝无仅有的。
进入耄耋之年的陶锦硕西装革履,看上去精神矍铄(左图)。这次回国,他还肩负着考察化工项目的重任。“在美国时我始终想着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我为祖国和家乡的发展倍感自豪。我也希望有生之年能够为祖国和家乡的发展再做些贡献。”陶锦硕说道。
临别时,陶锦硕专门题写了“苦进乐慎”四个汉字相赠笔者。“苦进乐慎”语出中国古籍《六然》,意思是“在苦难的时刻要勇往直前,在顺利的时候要慎重行事”。他说,这不仅仅是自己为人处世的准则,也是陶氏家族精神风范的概括。
【相关链接】
陶桂林,1891年生于南通县吕四镇(今启东市),乳名逢馥。他是一位白手起家从学徒到民国建筑业巨头的成功人士,与哈同、周湘云并称民国时期上海三大地产风云人物。他创建的陶馥记营造厂是近代上海乃至全国最大的建筑企业。1932年,陶桂林承建“远东第一高楼”——24层的上海国际饭店而享誉中外。抗战时期,他在重庆建造了美国大使馆楼宇、嘉陵江别墅群等建筑。1948年来到台湾,承建了松山国际机场等一系列著名建筑。1950年,陶桂林举家来到巴西,一年后移居美国。1994年,陶桂林带着对祖国和家乡的无比眷念,在洛杉矶去世。
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