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6年09月0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五版:江海潮
2016年09月02日

缅怀邵逸夫先生

本文字数:721

柳哲

 

邵逸夫,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熟悉,是因为他捐款建造的以他名字命名的教学楼、医院、图书馆等等,全国各地比比皆是。他的恩泽广布人间,他的善举深入人心。要说陌生,迄今为止,我都未与邵逸夫先生,有过一面之缘。第一次听说邵逸夫这个名字,是在1996年3月,我初到北大游学的时候。当时北大,最现代、最气派的教学楼逸夫一楼、逸夫二楼,就是邵逸夫先生出资兴建的。当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对于从未谋面的慈善老人邵逸夫先生,有说不出的感激!

作为北大旁听生的我,在北大游学20年的时光中,与北大学生一样,免费享受北大资源,在邵先生名字命名的教学楼听课、自习、听讲座,是多么的惬意啊!初到北大时,出生贫寒的我,为了节省开支,曾一度住在冬天没有暖气的废弃小屋里。白天与晚上,我们就在暖气十足的教室上课、自习,深夜就到“寒舍”凑合睡个觉。第二天继续到教室看书或听课。邵逸夫,一位未曾谋面的“大恩人”、“老熟人”,我们受其恩惠,对他感激不尽!

从此,我开始读书阅报,开始留意邵逸夫的报道,对他渐渐熟悉起来。百岁老人、影视大王的邵逸夫,经历了电影不同时代的演变,目睹了中国电影的成长与兴衰,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见证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全部历史,打造了成龙、周润发、梁朝伟等一批天王巨星,他建造了亚洲最大的电影拍摄基地,掌握着全球最大的中文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总之,邵逸夫一手打造了香港的影视王国,他那跌宕起伏的人生传奇,让我们钦佩不已。

2014年1月7日,邵逸夫先生,以107岁高龄,在家中安详辞世,可谓“寿终正寝”,令人悲,伤,也令人欣慰。欣慰的是,他驾鹤西去后,不啻是巨星陨落,举国同悲,各种媒体,褒誉有加,感恩不断。有道是“仁者寿”,邵逸夫先生德享高寿,就是最好的明证!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